⋯⋯「受過人類學訓練」而在學界以外運用人類學能力的人,以及「沒受過人類學訓練」卻在做和人類學一樣工作的人,都可稱之為「百工裡的人類學家」。——《百工裡的人類學家》
追蹤臉書的粉絲頁「百工裡的人類學家」已有段時日,但真正仔細閱讀這一本書,以及作者宋世祥老師的第二本書《厚數據的創新課》(皆用簡稱),就是在這個夏天拾起細讀。
讀了這兩本書後,我得到最核心的概念就是「厚數據」以及「轉譯者」。「厚數據(thick data)」對應的是「大數據(big data)」,與搜集大量樣本數字的大數據不同,厚數據是「運用人類學觀察與訪談方法所得到的資料,可以稱之為『厚數據』,它呈現具體的情感、故事和意義,幫助產業在創新的過程中洞察人與市場的需求,進而讓設計師與研發人員發產出讓人驚艷的設計」(《百工裡的人類學家》)。
而書中還提及「厚數據的厚,是來自於人類學家克利佛德・紀爾茲(Clifford Geertz)提出的厚描法(thick description),強調對於眼前現象意義的掌握,要具有對於其背後文化厚度的理解」(《百工裡的人類學家》)。依據於此,書中透過「鍛鍊你的人類學之眼」,說明諸如「中介」、「文化震驚」、「互惠」、「展演」、「倫理消費」、「民族誌田野調查」等觀念,接著用具體的人物故事,闡述如何透過這些觀點,去發展自己的專業或事業。
觀念與實作連結在一起,看起來非常實用,至少是頗具啟發性,所以就算不深究每個觀念的來源和意義,也能像看一個一個案例故事,去思考自己應該如何藉由這些方法去實踐自己想做的事。
而這些人都有一個特質,就是他們是很好的「轉譯者」。「人類學家並不是報導人本身,需要盡力蒐集完整的資料,也需要針對這些資料做詮釋,或是將田野得到的資料和自己的生命經驗做比較」(《百工裡的人類學家》)。身為研究生的我,也在思考應該如何做好「轉譯者」的角色,畢竟研究並非蒐集了田野的資料就完成工作了,而是需要針對這些資料做分析與詮釋。
接著讀《厚數據的創新課》,作者試圖建構一套「有效挖掘厚數據」的方法和系統,讓大眾可以參考。以下是我自己覺得重要的要點。
掌握厚數據創新思維六大重點
1. 以「人」為本
2. 善用不同學門的質性研究方法
3. 以創新為目的
4. 從元問題出發
5. 以洞察引導創新
6. 有效完成資料的轉譯與交付
五個田野調查技巧
1. 做一個好的轉譯者
2. 捕捉在地的語言與觀念
3. 從陌生人變自己人
4. 掌握全貌觀,捕捉脈絡化意義
5. 習以不為常,理所不當然
元問題=問題背後的問題=對自身思考歷程的批判性檢驗
問對元問題
1. WHAT:發生了什麼現象?
2. HOW:這個現象是如何發生的?
3. WHY:這個現象為什麼會發生?
厚數據創新的五個心法
1. 解構(deconstruct):看見構成元素與可能性
2. 換位(empathize):主動切換到不同角色的位置來思考
3. 翻轉(reverse):在現有結構的基礎上進行反向思考
4. 修補拼貼(bricolage):不預設立場的隨意連結
5. 融合(fuse):連結不同的厚數據資料,發展新的系統
這些具體的方法,對一個田野新手的我來說,十分有用且能時時提醒自己,應該要注意的方面。而後文以烤肉、手搖杯、交換禮物、寶可夢、Line與微信等例子與作者觀察到的意義,還有參考書目,也很有意思,除了個人的心理,還添增了環境、文化、歷史等脈絡,看待這些現象,再以文字描繪出來,這是值得學習的。姑且不論是否贊同書中的看法(例如我不覺得在台灣慶祝萬聖節有其意義及必要),但也能有新的角度去看待事情。
這兩本書,除了厚數據和轉譯者的概念,給了我一些提醒和想法以外,還有一個很大的收穫是從作者的文章觀察他如何說明觀念、詮釋現象,利用理論、引述、實際故事等,充實自己的觀點。當然,讀書只是起點,更重要的是自己到田野實作以後,如何說出一個有趣、有價值的內容,才是關鍵。
2020/09/03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